在口腔科,运用显微镜进行微观层次的精密检查,可以判明肉眼发现不了的病因,从而决定治疗方针。
换言之,就是明确了不明的病因,不仅避免了误诊,而且还可以提高医师的诊断效率。
假定牙龈红肿。
需要判断牙龈红肿的原因是牙根尖的问题、还是牙齿周围的问题、亦或是牙齿内部的问题。
如果是牙根尖的问题,则需要根管治疗。
可是,如果是牙齿周围或者牙根分叉部分的问题,则治疗牙周病。
如果是牙齿内部的话,则进行蛀牙治疗。
另外,还得考虑牙根劈裂引起感染的情况。
此外,拍摄CT片,确定阴影的位置、发现劈裂的部位,进行根管治疗。
有时候上述情况都混在一起,这就要通过牙科专用显微镜准确诊断,避免无益的治疗。
通过口腔科专用CT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病状,但是充其量125微米的断层片(再纤细时就难以判断),往往很多病因就不明确,所以,最好是将CT与显微镜结合使用。
1. 使用显微镜时的诊疗时间
详尽的检查和诊断需要时间。
用显微镜治疗也就成了缜密而且需要耐心的操作,当然需要相应的时间。
可是,与仅仅依靠肉眼判断的治疗相比较的话,显微镜治疗时的判断要准确得多,避免了无益的操作。
例如,牙根折裂等比较难发现,所以,有时持续进行根管治疗或牙周病治疗也不会有效果。
细菌进入纤细的牙齿裂痕里,一咬就牙疼,有时还引起牙龈红肿。
如果能做到早期确诊,就可以避免无意义的治疗。
2. 显微镜的安置
安置在“容易操作、容易看清楚”的位置。具体安置在什么位置,由于治疗内容和对哪个牙位操作的不同,每次都得调整位置。
由于医师的操作位置、显微镜的3次元设定位置、头枕的倾斜度、患者头部的左右倾斜度、张口度、反射镜的方向等的变更,需要利索地调整到希望的位置。
关于上下移动量,现在都使用带有微调功能的牙椅。
另外,现在有焦点方位阈(可以在200~300微米的范围调整焦点)的、叫“镜式磁变仪”的物镜。
如果只是直视操作的话,有可能看漏,所以,用反射镜从各个角度检查就很重要。为了映出反射像,需要运用叫做表面反射镜的、不出现重影的、反射镜的技术。
3. 镜式磁变仪100 OPMI pico
焦距调整到100mm的广角物镜。
操作范围的焦点宽,所以幅度无需调焦距。
焦点范围宽,治疗流程顺利,治疗效率提高。
根管治疗等深度变化的治疗则需要调整焦距。
使用镜式磁变仪,可以从根管口看到深部,所以治疗效率高。
4. 隐裂的检查
牙齿如果有了裂痕,就会出现“一咬就疼”“温度变化就疼”之类的症状,有时还因为来自裂痕的细菌感染引起牙髓炎。不完全劈裂的状态进一步发展到完全劈裂的话,就很难保留牙齿了。
隐裂,在显微镜下,对牙齿染色,找出裂纹线。
隐裂的原因多种多样,咬合时太用力、牙质薄、拔除了神经等。
“咬的时候有响声而且感到疼痛”等信息一并用于劈裂的判断。
戴牙冠前检查时,一边看显微镜一边从牙颈部向根管部吹风,也有时摘冠前就发现隐裂。
5. 牙齿磨耗面检查
通过磨耗面,推测参与咬合的程度。如果只是一个部位磨耗较大,有可能是早接触,所以与咬合关系一并检查。
6. 蛀牙检查
着色、牙结石、解剖性的牙槽、凹陷等原因,有时难以判断蛀牙,即使以反射镜(口镜)检查也难以断定。
这样的情况下,使用显微镜则可以简单地确诊。而且,与X片子结合起来综合判断,提高诊断精度。
7. 牙龈检查
牙龈的形态、色调,因部位而异,因病况而变化。
检查时要避免看漏这样的变化。
8. 口腔粘膜的诊察
牙龈和粘膜、舌头的异常,也有时肉眼难以判别的话,使用显微镜进一步细查。如果还是难以判别,则进行病理诊断。
9. 图像记录与检查
显微镜检查的图像,还可以留作记录。静止图像、动画,以后精密检查,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计划。
推荐阅读:
文:呼和浩特红十字(聚仁)口腔门诊部 口腔内科主任 刘瑾
2020.01.16
※本文属医师原创,转载时请保留链接:http://www.hszkqmzb.com/newsxq_1_23_949.html